病毒性心肌炎是指由各种病毒所引起的心肌急性或慢性炎症。自十九世纪中叶Fiediei首先发现此类病例以来,随着病毒学说研究的深入和诊断方法的改进,对本病的认识不断提高,但对病毒如何引起心肌损害的机理尚未完全明了,因而现代医学迄今仍缺乏控制本病的有效疗法。近二十年来本病的发病率似有上升的趋势,成为中、青年常见的心脏病之一,严重者可引起心力衰竭而死亡。随着本病在心脏疾病中的地位日趋突出,已广泛地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中医学无“心肌炎”之病名,结合本病病位、病性及主症,主要归属于中医“心悸”、“怔忡”之范畴。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类似本病的某些症候的描述。如“心中儋儋大动”、“心惕惕如人将捕之”,并提出此病与天时不正,感受六淫病邪密切相关。东汉张仲景提出应用炙甘草汤、真武汤等有效方剂进行辨治,为后世辨证治疗本病奠定了基础。从此以后,历代医家多遵《内经》、《伤寒论》的临床思路治疗本病,并有所充实。如元代朱丹溪提出了血虚致病的理论,清代王清任对瘀血导致的心悸作了补充,明代张景岳还提出了“患此者速宜节欲房劳,切戒酒色”等护养措施。
现代运用中药治疗本病的最早论文见于1960年。60年代至70年代,中医对本病的治疗主要处于以经方为主的初级研究阶段。进人80年代,大量的临床验证从个案乃至数百例的临床报道及一批质量较高的理论探索性论文不断涌现。许多学者除了从浩瀚的中医典籍中颛取菁华外,还根据现代天时、地理、体质等特点,结合各自临床实践进行探索,使本病研究日趋深入。病机方面,在原邪毒侵心之说的基础上,又观察到尚与正虚,尤其是心肺气阴两虚密切相关,并发现在其发病的全过程中始终表现着正邪盛衰和阴阳消长的病理变化,本病的中、后期往往累及多个脏腑。在治疗上,强调心病治心而不专于心,调整脏腑以利于心。辨证分型逐步趋于一致,并为越来越多的医家所接受。治法方药上取得较大进展,还进行了对一方一药为主的治疗本病的疗效观察。总体看来,目前中医药治疗本病的疗效已达85%左右。
为进一步给临床疗效提供客观依据,近年来还开展了对某些方剂和药物的药理药化实验研究。目前已得到证实的,如生脉散有提高心肌脱氧核糖核酸作用和抑制心肌细胞膜三磷酸腺苷活性;麦冬注射液能增强心肌耐缺氧能力;玉竹、生地具有强心利尿作用;苦参能抑制异位起搏点,使心肌的应激性降低等等。这些实验研究结果,显示中医中药对本病的治疗效果是确切的。 |